深圳:《深圳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政策問答
時間:2020-08-14| 作者:admin
第一部分 綜合
??一、《深圳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政策背景是什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國辦發〔2019〕24號)和《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粵府辦發〔2019〕14號)要求,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市貫徹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深府辦函〔2019〕259號),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有關政策精神,綜合考慮我市技能人才隊伍情況、職業培訓成本等因素等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深圳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辦法》。進一步豐富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項目,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構建覆蓋勞動者終身職業生涯“從無業到有業,從學徒到技師、從線上到線下”的培訓補貼機制,為技能勞動者終身提升技能提供制度保障。
??二、辦法規定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項目包括哪些?
??辦法規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涉及個人、機構、企業等不同對象,共包括以下6個項目:
??(一)個人自學或自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后,按規定申請的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補貼發個人。
??(二)企業免費組織員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后,按規定申請的培訓補貼,具體包括: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和“以工代訓”補貼。補貼發企業。
??(三)考核機構完成專項職業能力考核任務后,按規定申請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補貼發考核機構。
??(四)機構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后,按規定申請的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補貼發培訓機構。
??三、已退體人員能享受本辦法規定的培訓補貼嗎?
??不能。享受本辦法規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人員需在法定勞動年齡范圍內(男性16—60周歲、女性16—55周歲,下限含本數,上限不含本數),且不包括全日制在校生、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已享受離退休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
??四、企業的分支機構能獨立申請培訓補貼嗎?
??可以。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并獨立為員工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分支機構,經總部授權后,可以根據本辦法規定向分支機構商事登記所在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崗前培訓補貼、適崗培訓補貼和“以工代訓”補貼。
??五、企業申請培訓補貼對企業的銀行賬戶有要求嗎?
??有。補貼資金撥入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企業經辦人應在系統認真填寫本企業賬戶信息。
??六、個人申請培訓補貼對銀行賬戶有要求嗎?
??有。如已開通金融社??ǖ?,系統默認選擇本人的金融社??ㄙ~戶。如未開通金融社??ㄙ~戶,申請人可手工錄入本人其它銀行賬戶信息。
??七、同一員工能全部享受崗前培訓補貼、“以工代訓”補貼、適崗培訓補貼嗎?
??同一員工同一年度在同一獨立法人企業,已享受“以工代訓”補貼的,不能再享受崗前培訓補貼和適崗培訓補貼;已享受崗前培訓補貼或適崗培訓補貼的,不再享受“以工代訓”補貼。
??八、如何查詢各項補貼的業務辦理進度?
??企業可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深圳,進入深圳市人才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在“單位事項”列表中選擇已申報的適崗培訓事項,點擊“辦理詳情”按鈕,查詢業務辦理進度。
??九、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能力證書有查詢網址嗎?
??廣東省和深圳市人力資源部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信息可通過廣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gdosta.org.cn);取得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核發的證書信息可通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系統(http://zscx.osta.org.cn)。
??十、開展培訓的企業、機構是否需要建立臺賬?
??組織開展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應當建立培訓檔案,將培訓計劃、培訓課表、培訓人員名冊及手機號碼、授課教師名冊及手機號碼、學員培訓記錄材料(含線上培訓數據)、培訓成效、學員簽到表、培訓視頻和照片、培訓總結等相關資料及時歸檔。
??組織開展員工崗前培訓的企業應當建立培訓檔案,將培訓人員名冊、培訓大綱等材料及時歸檔。
??考核機構應當建立考核檔案,及時將試卷(機考除外)、評分表(機考除外)、考場記錄表、考生簽到表、考核名冊表和考試現場錄像等相關考核材料歸檔。
??培訓和考核檔案(紙質或電子檔案)至少保留3年,以備核查。
??十一、申請補貼需履行哪些主體責任?
??企業、機構、個人按照“誰申領,誰負責”的原則,確保所申報的信息和提交的材料真實有效。以弄虛作假、欺騙手段獲取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由發放補貼的部門負責追回相應款項,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在我市申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并記入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部分 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一、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是發給個人嗎?
??個人。勞動者個人自學或自費學習,并由個人報名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專項能力考核、技能等級認定等評價考核或個人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取得《深圳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目錄》(以下簡稱《補貼目錄》,)內相應證書(不含復審換證)的,由個人按規定申請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二、個人取得哪些證書可以申請補貼?
??個人取得《補貼目錄》內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國家授權行業主管部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我市企業、院校、行業協會及其他社會培訓評價機構核發并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備案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合格證書,深圳市應急管理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書,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及承接其職能轉移的行業組織核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以上均不含復審換證),可以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三、在深圳沒有繳交社會保險費可以申請補貼嗎?
??個人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與是否在深圳繳交社會保險費沒有必然聯系。具體分為兩類情形:
??一是,個人取得本地證書,即勞動者取得《補貼目錄》內本市相關部門核發的相應證書(不含復審換證),無論是否繳交社保費,均可以在深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二是,個人取得異地證書,即勞動者取得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國家授權的行業主管部門核發證書(不含復審換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1.本市戶籍人員;
??2.持本市有效居住證人員;
??3.本市登記失業人員;
??4.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人員;
??5.在本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離校兩年未就業實名登記的本市高校畢業生。
??四、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補貼標準是多少?
??取得深圳市相關部門核發的證書,按照《補貼目錄》內相應證書對應的補貼標準執行。
??取得廣東省人力資源部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專項能力證書,國家授權的行業主管部門核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按廣東省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發布的職業技能補貼目錄標準執行。省補貼目錄詳見附件2。
??五、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申請次數?
??同一勞動者同一年度(自然年度,下同)最多可以享受3次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包括:個人在本市領取的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個人在廣東省內其它地區領取的廣東省技能提升補貼,個人在本市領取的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企業為個人提供免費培訓后由企業申請的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和新型學徒制培訓補貼。
??同一工種同一等級的證書只能享受一次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六、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申領時限?
??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提出申請。以證書記載的核發時間為起算時間。
??七、勞動者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如何申請?
??勞動者個人登錄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選擇深圳市相應培訓補貼項目,下同),按系統提示進行實名注冊后申請補貼。
??市人力資源部門每月按批次對上月已審核通過的信息進行公示,并于公示通過后次月月底前,按規定程序將補貼資金撥付申請人本人銀行賬戶。
??八、2018年取得原補貼目錄之外的證書,現在又在新補貼目錄里邊,還能申請補貼嗎?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個人取得我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核發的證書,不在《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關于印發深圳市職業培訓補貼辦法的通知》(深人社規〔2016〕14號)和《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關于印發深圳市職業培訓補貼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深人社規〔2018〕1號)規定目錄中且未申領過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可按照本辦法規定在2020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九、每人都能領取生活費補貼嗎?
??不能。符合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條件人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才可同時申領一次性500元的生活費補貼(含交通費補貼)。一次性生活費補貼不可單獨申領,隨同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一并申請發放(同一年度同一勞動者最多可享受三次)。具體條件如下:
??(一)廣東省內或本市對口幫扶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二)本市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殘疾人、低保家庭成員;
??(三)在本市畢業2年內的“兩后生”(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下同)中的農村學員。
??第三部分 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一、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能不能由員工申請?
??不能。按照誰承擔培訓成本誰申領補貼的原則,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只能發放給企業。企業為員工開展免費技能提升培訓,并組織員工集體報考我市職業資格鑒定、專項能力考核或技能等級認定等評價考核,員工取得《補貼目錄》內相應證書后,由企業按規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員工在參加鑒定考核的報考環節,確認知曉此事項。
??二、企業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條件是什么?
??(一)企業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時,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正常經營且未被納入本市失信企業名單;
??3.與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員工屬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需在派遣/服務合同(協議)約定截止期限內,且在本市勞務派遣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
??4.企業為員工開展免費技能提升培訓,并組織員工集體報考我市職業資格鑒定、專項能力考核或技能等級認定等評價考核,員工取得《補貼目錄》內相應證書。
??(二)符合以上1、2、4款規定條件,吸納勞動者就業的家政企業、平臺企業(電商企業)、新業態企業,也可以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三、企業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有時限要求嗎?
??有。企業應在員工相應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提出申請。以證書記載的核發時間為起算時間。
??四、企業能否為在本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申領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
??可以。屬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需由勞務派遣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根據網上服務系統提示操作確認同意后方可由用工企業申請補貼。
??五、企業能為符合條件的員工申請生活費補貼嗎?
??可以。企業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時應當一并為符合生活費補貼申領條件的員工代為申請生活費補貼。
??培訓補貼資金撥入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員工生活費補貼資金直接撥付個人賬戶。
??六、企業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的標準是否與個人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一致?
??企業申請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次數、補貼標準、申領時限、辦理程序等有關要求同個人申請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一致。
??第四部分 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
??一、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的發放對象?
??企業。企業為新錄用員工免費開展培訓,實現新員工穩定就業后,由企業申請員工崗前培訓補貼。
??二、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的申領條件?
??企業申請員工崗前培訓補貼時,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正常經營且未被納入本市失信企業名單;
??(三)與新錄用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為其在本市正常繳交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
??(四)企業為新錄用員工免費開展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可以包括上崗基本技能、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意識、質量意識、安全生產、健康衛生、科學素質等),實現新錄用員工3個月以上穩定就業;
??(五)同一員工在同一獨立法人企業只能享受一次崗前培訓補貼。
??三、“新錄用員工”指什么?
??“新錄用員工”是指企業招錄的新員工(首次在企業繳交社會保險費),企業與新錄用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為其在本市正常連續繳交3個月以上且不超過9個月的社會保險費。
??四、對崗前培訓的內容有何要求?
??崗前培訓內容可以包括上崗基本技能、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意識、質量意識、安全生產、健康衛生、科學素質等內容,由企業根據實際自行確定。
??五、同一員工能享受幾次崗前培訓補貼?
??同一員工在同一獨立法人企業只能享受一次崗前培訓補貼。離職員工重新入職同一家企業,如此前已享受崗前培訓補貼的,企業不能再為該名員工申請崗前培訓補貼。
??六、同一年度同一員工崗前培訓補貼與適崗培訓補貼都能享受嗎?
??在本企業繳交社會保險費未滿3個月的新錄用員工已參加適崗培訓的,不能由同一獨立法人企業再申請崗前培訓補貼。新錄用員工在本企業繳交社會保險費3個月以上的,企業可以申請崗前培訓補貼;該員工還可參加適崗培訓,企業按規定申請適崗培訓補貼。
??七、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的補貼標準?
??每人200元。
??八、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的申領時限?
??企業符合申領條件后的6個月內。
??九、企業員工崗前培訓補貼如何申請?
??登陸網上服務系統向商事登記所在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員工崗前培訓補貼,補貼資金撥入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
??第五部分 “以工代訓”補貼
??一、“以工代訓”補貼發放對象?
??企業。用工企業新吸納重點群體就業,通過以工作代替訓練的方式幫助其適應崗位需求后,由企業申請培訓補貼。
??二、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應符合什么條件?
??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時,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本市依法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正常經營且未被納入本市失信企業名單;
??(三)新吸納本市戶籍就業困難人員或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并通過以工作代替訓練的方式幫助其適應崗位需求;
??(四)與參訓員工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為其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員工屬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的,需在派遣/服務合同(協議)約定截止期限內,并在本市勞務派遣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
??三、“新吸納”是指什么?
??“新吸納”是指自2020年1月1日起,企業新招用(首次在企業繳交社會保險費)的本市戶籍就業困難人員或零就業家庭成員,與其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為其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本市戶籍就業困難人員或零就業家庭成員以本市人力資源部門認定結果為準。
??四、人力資源服務和勞務派遣企業能否申請員工“以工代訓”補貼?
??可以。人力資源服務和勞務派遣企業自有員工可在本企業按規定享受“以工代訓”補貼。勞務派遣人員和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在實際用工企業按規定享受“以工代訓”補貼。
??五、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企業可以申請“以工代訓”補貼嗎?
??可以。屬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或人才租賃(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人員,需經勞務派遣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確認(根據網上服務系統提示操作)后,才可由用工企業申請“以工代訓”補貼。
??六、“以工代訓”補貼的補貼標準?
??500元/月,按參訓員工繳交社會保險費月數計算,每人享受補貼累計不超過6個月。
??七、“以工代訓”補貼的申領時限?
??在完成“以工代訓”后3個月內。
??八、“以工代訓”補貼如何申請?
??企業登陸網上服務系統向商事登記所在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以工代訓”補貼,補貼資金按程序撥入企業的銀行基本賬戶。
??第六部分 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
??一、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發放對象?
??承接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組織的專項能力考核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考核機構)。
??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的申領條件?
??自2020年1月1日起,參與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組織的專項能力考核工作的機構,完成考核任務后,可以申請技能考核補貼。
??三、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的補貼標準?
??分三個檔次:
??1.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在600元(含)以下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150元;
??2.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在600元以上、1000元(含)以下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300元;
??3.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在1000元以上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380元。
??四、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的申領時限?
??在完成專項能力考核任務后3個月內。
??五、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如何申請?
??考核機構根據實際參加考核人數,登陸網上服務系統,向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申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補貼,補貼資金撥入單位的銀行基本賬戶。
??第七部分 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一、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發放對象?
??承接公益性培訓的機構。
??二、哪些人員可以參加補貼性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
??(一)重點群體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含勞動預備制培訓),參加培訓人員范圍包括:本市低保家庭成員、在本市登記的失業人員、本市畢業2年內的“兩后生”,在我市求職就業的廣東省內及本市對口幫扶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貧困家庭子女,初次到本市求職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
??(二)重點項目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參加培訓人員應具有深圳戶籍或在本市正常繳交社會保險費,同時具備培訓項目所對應的行業1年以上從業經歷。
??三、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程序?
??承接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按照以下程序開展培訓:
??1.申報培訓計劃。承接公益性培訓任務的機構向市、區人力資源部門申報培訓計劃,填報培訓班次、培訓項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學時、擬培訓人數等信息,提交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備案。
??2.發布培訓通知。培訓計劃經備案后,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和機構向社會發布培訓通知,機構接受個人報名。
??3.個人報名。符合條件的個人登錄網上服務系統進行實名注冊,選擇培訓項目、培訓班次等報名參加培訓。
??4.組織開展培訓。機構根據本辦法要求對報名學員條件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人員,每人每年可以參加一次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參加公益性技能培訓未完成規定學時50%以上的人員,不得參加下一年度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
??機構應當按照培訓工種分班次開展培訓,并在培訓開班3個工作日前登錄網上服務系統將參訓信息提交備案。開班信息一經備案,不得修改。
??四、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的補貼標準?
??按照采購服務協議約定標準執行。重點群體培訓:最高不超過50元/學時(不少于45分鐘),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2500元。重點項目培訓:最高不超過65元/每學時(不少于45分鐘),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5000元。
??五、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如何申請?
??機構應在備案班次培訓結束后3個月內,按學員實際培訓學時向委托培訓的市、區人力資源部門申請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補貼資金按規定撥入機構的銀行基本賬戶。
??六、參加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的哪些人可以申請生活費補貼嗎?
??參訓學員屬廣東省內及本市對口幫扶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本市畢業2年內“兩后生”中的農村學員的,可以根據實際參訓天數(每8學時換算為1天),按照每人每天50元、每年最高不超過500元的標準享受生活費補貼。機構應當一并為符合條件的學員代為申請生活費補貼,補貼資金直接撥入學員個人賬戶。
??七、承接公益性培訓的機構能否申請補貼資金預撥付?
??市、區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在個人報名完畢之后、機構組織開展培訓之前,根據實際報名人數,預撥付不超過50%的培訓補貼資金。
??培訓任務完成后,機構再按上述申請補貼程序申請剩余補貼資金。申請了補貼資金但未按計劃開展相應培訓或者先行撥付的資金多于實際應撥付培訓資金的,應當于培訓計劃結束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回。
??附件:1.深圳市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目錄
??2.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各職業(工種)及專項職業能力補貼(指導)標準目錄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0年8月14日
附件二、東省職業技能提升各職業(工種)及專項職業能力補貼(指導)標準.jpg